塔里木盆地是生态极端脆弱区,更是人为扰动剧烈区,荒漠化问题尤为突出
[1-2]。自1994年以来,我国每5年组织开展一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调查工作。截止目前,已经开展了六次荒漠化定期监测与评估
[3]。但已有成果中缺乏近30年环塔里木盆地荒漠化过程的全面研究。
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,不仅影响全球的物质与能量循环,而且对全球气候稳定、碳的收支平衡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
[4]。植被覆盖度(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, FVC)是指植被(包括叶、茎、枝)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的百分比,范围在[0,100%]之间。植被覆盖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地表植被的繁茂程度,是荒漠化监测的一个重要指标
[5-6]。
Google Earth Engine(GEE)是Google提供的对大量全球尺度地球科学资料(尤其是卫星数据)进行在线可视化计算、分析、处理的平台,可容纳数PB的卫星影像和地理空间数据集目录
[7],具有简单且功能强大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(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, API),通过WEB的交互式开发平台使用Google提供的函数库即可访问云端数据并进行云计算。相比传统的遥感处理软件,采取云端计算使之处理能力不受空间、时间限制,可快速、批量处理大量卫星影像,在大范围遥感监测研究中具有明显的优势,能极大地缩短影像处理时间,提高工作效率。如Traganos等借助GEE平台使用Sentinel-2进行全球尺度海草的测绘和监测,取得了很好的效果
[8]。
近年来,有作者开展了基于高分遥感数据生产植被覆盖度产品的研究,如赵静等利用GF-1高时空分辨率的优势,生产了中国区域2018–2020年FVC产品
[9]。现有数据集时间序列相对较短,不利于分析较长时间序列植被动态。又如赵安周等
[10]基于GEE平台对黄土高原地区1986–2021年的FVC的时空演变进行了分析,但研究区与位于极端干旱区的塔里木盆地有着明显的区别。
本数据集是利用GEE遥感云平台,以1990–2021年LANDSAT卫星植被生长季(4–10月)影像为数据源,提取的1990–2021年间7期环塔里木盆地植被覆盖度结果,有助于了解区域内植被覆盖度年季时空动态趋势,以及客观评估生态现状奠定基础。